分享!巴氏染色液的检验原理和使用特点
更新时间:2023-01-05 点击次数:1324次
巴氏染色液用于细胞脱落标本,细胞核呈蓝色或黑色,角化鳞状细胞胞浆呈粉红或橘红色。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采用成品染液,所以每种染液应注意其改良后的条件。胞浆染色应透明可见,核染色质应该很容易辨别出来。目前改良的巴氏染色液含有多种离子,具有多色性染色效能。染色后胞质鲜艳、透明性好以及核膜、核仁、染色质结构清晰。

检验原理:
细胞学常规染色普遍使用巴氏法,橘黄G与EA36或EA50联合使用可将胞浆染成颜色鲜明的绿色、蓝色和粉色,细胞中的细胞核是由酸性物质组成,它与碱性染料的亲和力较强;而细胞浆则相反,它含有碱性物质和酸性染料的亲和力较大。巴氏染色液利用这一特性对细胞进行多色性染色,细胞经染色后能清晰地显示细胞的结构,胞质透亮鲜丽,各种颗粒分明,细胞核染色质非常清楚,从而较容易发现异常细胞。通过巴氏染色可反映出细胞在炎症刺激下和癌变后的形态学变化,对早期发现和诊断一些病变和具有较重要意义。
巴氏染色液的特点:
细胞透明度好,结构清晰,涂片色彩丰富而鲜艳,因能显示鳞状上皮不同角化程度,常用于阴道涂片测定雌激素水平。宫颈涂片和痰涂片内分化差的小角化细胞癌显示桔黄色胞浆,在红色坏死背景中特别突出,不易漏诊。因此本室宫颈涂片、痰涂片常规用巴氏染色液。
1、多色性染色结果;
2、细胞结构清晰;
3、评估激素水平;
4、观察鳞状上皮细胞角化程度;
5、也适用于病原体染色。